小绵羊Luciya 评论文字 咦?MiaoVision换ID了??
回复evan`:evan你没有被无公布无预兆无理由封禁过的人是不会懂的。。。
回复evan`:evan你没有被无公布无预兆无理由封禁过的人是不会懂的。。。
。。。。
因为被无故封禁的事情愤而出走了吧
这帖子都有2分享。。。
回复zl-danger:你多虑了
回复zl-danger:貌似没啥理由
回复evan`:就因为上次那事么。。晕
他离开图虫了
回复evan`:啊?怎么回事?
他居然没有和你说!!
你还不知道吗?
回复luby2533:图虫除了lf和焦内,没有大师。
我觉得这个人拍的不错,比起拿全副玩自拍的人来说,这个人已经在拍一些其他的题材了,而且也算是一个认真的拍照者,至于被喷是井底之蛙的事情,在图虫这个开发的社区里面,大师很多,我觉得会有这样的声音也是很不错的一个现象,所以我也表达了我的看法。
回复myerhu:额。。。
回复肌肉酸痛:国家地理...........14欧5kg的那本么?刚玩摄影时还蛮挺这个的,现在嘛,solala。
回复AetherPower:"没有反光板所以快门声音小"?
回复AetherPower:哦~这样。。不过旁轴好贵哦。。。最便宜的旁轴都比我的单反贵。。。。。。。。。。。。。。
这不是小立子么,
回复肌肉酸痛:不知道。。。
回复远之:话说为啥我觉得好像听过你的名字?
回复肌肉酸痛:那是国家地理的图片库。。。谁都能往上扔图的。。。
回复myerhu:人家好歹也上了国家地理了~
回复木子日天:恩,那张照片,见证了人类彩色影印的历史。
貌似他有张红色天花板的片子我印象很深
瞎眼。。。
回复焦内柔软: 你这小强,还在混啊. 一闻到阴沟的味道就爬出来了
昨儿我还碰到一个人说“感动的所作所为,无益于摄影精神的深化”
回复梧桐雨:没。。1998年的诺贝尔奖的那个 0 0
回复Hugo00618:旁轴的确不是所见即所得,不过用惯了就知道偏多少了 旁轴绝大多数镜头都是定焦,常拍不拿相机也大致知道拍出来是什么效果
至于旁轴单反的选择,特色挺鲜明的,大多数的旁轴和其镜头都比单反小的多,没有反光板所以快门声音小,用旁轴的看中的是这个……
回复myerhu:哈哈,说的对。
回复myerhu:⊙﹏⊙b汗,我就是一直使用标头的人~没用过其他头~
回复myerhu:你说的是那个女高音么?XD
回复myerhu:哈哈,玩复制的那位老兄吧,行为艺术家,但我认为他不是艺术家
回复Demondays:哦对哦。。。m9是旁轴是吧。。。。。。。但是用光学取景器的话在单反上看到的就是拍到的在旁轴上不是总会歪掉一点点嘛。。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玩单反去买旁轴了?。。
回复essa:其实,我觉得就你应该对自己更有信心,tuchong里觉得William Eggleston的色彩不错的人不多,就好象没几个拿相机的人配的上那个18-55mm。
回复archifan:一次性不要讲太多。。。。
回复myerhu:你忘了说,Eggleston影响彩色摄影不是按下快门后就了事了,而是由暗房到印刷这一系列步骤的影响。
回复myerhu:哦~谢谢~又多了些关于摄影的知识。
回复essa:如果在当时不是William Eggleston的努力,现在的专业顶级数码机,没有彩色功能(他拍照以前,没几个人会彩色摄影),当然小DC为了拍家庭照,自然色还是需要的。
如此一位色彩派大师啊。。。
回复梧桐雨:简单的说,不知道William Eggleston的摄影师,就没资格宣称自己会拍彩色照片。当然了,爱好者就无所谓了。
如此重要的人物,相比其知名度,呵呵。不过至少比波普运气好。知道说的是哪个波普么?
回复DanteSaw:如果你指的的是在“技术上”的之父,那么这个比喻是不合适的。
怎么说吧,Eggleston是第一个让那些榆木脑袋,比如XX艺术大学的某某教授,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等,认识到,
原来彩色摄影也是能够登上台面,拥有独立艺术语言的,原来彩色摄影也能够被称为艺术作品。
了了?
PS,随便举个例子,鲁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现在那个导演敢没用从中得到启发?那个机位,就好象如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转播与莱尼的关系。
看不懂你们在聊什么,我觉得第一张和最后2张,我都觉得在色彩方面挺不错,特别是红衣服的小女孩~喜欢
回复archifan:正常,流行文化不就是这样传播的么。波兹曼意义下的洗脑。
回复呆博:与其说灌输,还不如说现在图像信息受到传播方式的影响。到底是自愿还是被强加都还是一个问题。天天喊着求关注,求分享,这能说是被灌输的么。
回复DanteSaw:电影方面,你可以跟myerhu慢慢聊,哈哈哈
另外我比较喜欢吧摄影和电影联系在一起,就像电影之父,鲁米埃尔兄弟一样,他们创造了电影术,但是他们拍的那几部电影,什么水浇园丁的真的是不可恭维,可以说给我台机器我都能拍得出来,但是在他那个年代,真的是非常牛逼了,不要用现在的阳光看过去,也得知道,什么XX之父,也只是创始人,不是XX这个方面最牛逼的,就像乔治梅里埃的作品超越了鲁米埃尔兄弟,但是梅里埃却不能叫做电影之父,顶多叫做科幻片之父或者什么停机再拍创始人。。
说多了我
一直以来,我把摄影看做艺术,艺术有好的也有坏的,分为善艺术和恶艺术(这不是我说的,这个分类很悠久了。)
每个人分辨美都不同,我可能对一些作品感觉很美,但是很多人看不出来美。尤其国内现在的一线“摄影师,摄影家”都基本上是被炒作出来的,比如摄影师贾蕾。所以现在太多人看到一个摄影家,不先想这位摄影家的作品如何如何,第一想到的就是这个摄影家一定被炒作过了,所以。只能感到可悲了。
你在为谁打抱不平,貌似?不是特别理解,虽然文章读完了。
最近在查很多关于流行摄影的资料,想写点这方面的东西。突然觉得,所谓流行摄影,从某个层面上讲是在对被告知的“正确”进行强化。不管是十九世纪的西方中心的想象和殖民主义的影像,还是今天的沙龙摄影好莱坞叙事,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这些东西最后都停留在对固有的(被灌输的?)价值观的强调和确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