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an 评论文字 他说:不要让数码的伪黑白来装B
胶片不胶片的有这么重要吗,这是属于某个时代的产物罢了,重要的是画面内容
胶片不胶片的有这么重要吗,这是属于某个时代的产物罢了,重要的是画面内容
话说,“虽然不会P,但真实。”我会想到“贵在真实”这四个字……我错了……1024
回复鲍雁洲DarthPau:我试试。
@冯小刚:据闻,因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拥有一百三十余年历史的美国柯达公司将面临破产。这个不幸的消息意味着胶片时代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温故一九四二》将是本人使用胶片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一个时代翻篇了,挥之不去的是胶片留在心里的味道。
看评论也是一种学习
回复老刘忙:有些东西吧自己知道就行了,那个人的言论就带着,我花了40快买了ilford,然后还要洗还要扫,你们用数码的凭啥来占便宜,一副吃亏嘴脸。本来胶片这码子事儿就是花了钱花了时间,买回来的就是个乐子,和外人道不清说不明,企图去解释基本都是徒劳。
回复老刘忙:用nik silver efex吧。 胶片感的数码作品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形式的东西不必纠结以及怀有情节。内容是重点。
底片的优点就是宽容度高。对于不熟悉暗房技术的人来说,某些底片的自身影调属性已经满足要求。实质是个偷懒的想法。在掌握了足够的数字暗房知识后,以数字手段做出同样的效果也是可能的。两种类型,不管哪边,在掌握了充分的知识后都可以做到极致。 只是指望冲洗阶段那有如天赐魔法般的化学反应所达成的初步影调并欣喜若狂,大抵只能算是个初学者以及爱好者。开发底片的工程师也大抵不会希望用户对自己的产品如此浅尝辄止。
很简单的例子,一直没怎么改过配方的TRI-X底片, 现在大部分人所得到的效果远不及过去的print。原因何在。
我是来看评论滴
只是老是有胶片情节就拍胶片吧,哪天这情节没有了就拍数码,毕竟未来还是数码的。。。
回复archifan:我改了,这个问题其实思考很久了,数码就是数码,胶片就是胶片,数码黑白也是黑白,不能一概而论,只是老想着把数码黑白PS成胶片黑白,这很失败,比如我。。。
刚刚又看了下围脖,只能说。。。能把E100VS拍出1500块钱DC感的。。。伤不起。。。http://ww1.sinaimg.cn/large/616c8340gw1dlwymd5sybj.jpg ——FUJI TX-1 KODAK E100VS-1
爱好者而已。嘴贱了一句。。一笑置之。。。
围脖上围观过了,这哥们拍的怎么样不论,只是坚定地认为“黑白”就是黑白胶片。。。汗,基本跟以前那批认为“摄影必须是背着东西去拍风光大片”的一样。。。
回复archifan:加一
回复-NZ-:不是有黑有白就是黑白片了。還要有灰度,有過渡。為何有各種類型的黑白卷就是為了要適合在不同的情況下拍。’这些都是装逼人说的话。认真拍照的人不会拿这些来当做话题。
回复-NZ-:深受无忌毒害不轻啊。。
回复archifan:+1啊!!
爬行回去看我的黑白数码片去了。。。有没有过渡,灰度呀。。。。。
回复archifan:那不知道。不过人家一套一套滴,比如 ‘不是有黑有白就是黑白片了。還要有灰度,有過渡。為何有各種類型的黑白卷就是為了要適合在不同的情況下拍。’
我就一句话,放一张PS出来的黑白,他分辨不出是胶片还是数码。
这话是挺禁琢磨的。。。咋想出来的这个。太绕腾了。哈哈哈
回复子晰:同意你说的机身操作性和机身材质和手感。一份价钱一分货,这个好机器和入门机器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当然,我只是在“对于一般用户出图”上做文章。对于相机,我个人更加注重画质上的东西。
回复ShifuuEbisu:哈哈,没有没有,我并不是对商业摄影师有偏见,我自己也有考虑将来从事这块专业。。。只不过你提到的半幅全副的成像素质这块,给我感觉就是从一个现时代的纯商业摄影师的角度所诉。。
关于我个人所描述的“透视感”(当然,这个用词可能是不当的,不过我找不到其他的词汇去描述,或许我愚笨没想到或错误理解)我已另外开贴解释。。。
从半幅全副入门专业机的画质这块,我是赞同你的说法的。。不过呢,排除掉画幅,我感觉入门机和专业机器在于机身手感,UI,操作便捷度这些地方差距还是相当大的。。。这会成为出促使我买更好机器的原因。
回复archifan:我已另发帖提出我的看法,欢迎指教
http://zixi70.tuchong.com/1955147/
多了去了,楼上链接里基本都是。
回复老飘飘:这些基本都是组照。一张一张看没有代表性。
回复呆博:见过塔可真人的撸过
回复子晰:呵呵,其实无所谓的啊,大家求同存异,我也只是个人的意见而已。不过您说错了,我虽然是在拍商业摄影,但是我出生是做纯艺术摄影的,而且我现在依然很反感自己的工作,因为为了吃饭嘛,我还没有到能靠卖自己的作品就吃饭的水品呢,哈哈。其实如果从你说的透视感来讲,那可能全幅的是很好,当然我不大清楚你说的透视感是什么。我所说的无所谓全幅还有APS的理由是对于冲印出片而言的。
回复archifan:呵呵,鲍雁洲DarthPau朋友已经替我回答了。我个人也是这么个意见的。
回复archifan:成像原理不同。一个是光,一个是染料。如果论纯黑和纯白的极限值表现,印刷品是比不过显示器的。论dpi,显示器只有72, 印刷品随便240-300。剩下的指标就是看花多少钱的问题了。色彩的限定指标: 显示器是面板技术以及背光技术,专业显示器还有硬件的LUT。打印机是油墨色彩使用数量以及油墨品质。 这些都是表面的。低下的技术细节还有很多。
20块的印刷品肯定是秒杀1000块的液晶的。因为打印20块印刷品的机器是上百万的。。
最后就是比扔钱。
还是想问问楼主,现在有这么两派意见,显示器能所显示的色阶和层次远远比不上打印在相纸上的,有人说专业一点的Eizo要比打印出来的还要细腻。我知道显示器和打印都没个底线。就这样说吧,一般2000RMB彩显,和2000RMB的喷墨打印机,打印在比较大众的相纸上的图片。哪一个在层次上谁会胜出。我个人感觉就是我花了20块钱打印一张A3的片子要比在我那1000块的液晶显示器上好得多。
回复子晰:啥叫透视,啥叫透视感。为什么画幅跟透视有关系。
对于LZ画幅的说法不敢苟同
一个月前我咬咬牙从apsc换上了全副,但是我很早就明白,我要换全画幅完完全全不是为了画质,而是更大幅面所带来的更接近人眼的透视感。这点成像再好的apsc机,再好的卡片都无法做到。尽管或许有些朋友看来这点透视的区别微不足道、、、我很在乎。。。。从这点看来,给我感觉LZ只是个职业商业摄影师,如果真正热爱摄影,不可能看不到这点。。。
倒数第二段?赞同。。。
我都能想象“摄影家们”回家后在电脑上放大照片时的表情了
我只是觉得中国的摄影在鼓励人们投机倒把的如何得奖,还有没有人踏踏实实拍片子了?
我觉得确实是烂了,别人这样拍过,我那再拍一张,和去下载别人的一张,有区别么?学习归学习,但很多人把这当作品。拍拍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哪能一直这样拍?当然有几张楼主说的也有些过激,但我想楼主出发点总是好的,打开网页,滚轮一滑几十张都是那样的,有意思?很多人满足于这样的小技巧,小创意,可我总觉的摄影不是这么一回事,怪怪的,
真想看看本文原作者拍的是多有想法,多与众不同。
滿好的整理,大家都試試~
突然间发现我已经死啦死啦地……
一直有一个想法,与其花五万多买台大马三,不如买十台500D套机拼贴......
赞同LZ所言,我觉得器材的重要性在于它用的顺不顺手,不是它有多高端。
还有很多人问某某焦段的镜头是不是人像头,要我说能拍照的东西都能拍人像,谁规定某焦段就必须拍人像了?
回复肌肉酸痛:美女,你可以回图虫混了,呵呵。
回复小钢炮:我觉得三影堂不算是fine art吧。。。。。
回复archifan:哈哈,我也要去拍~
回复七七spring:http://archifan.tuchong.com/albums/47856/?page=1
基本都在这里了
回复archifan:!!!!!!我觉得靠谱!哈哈哈,我能看看你的照片不?我去你主页瞅瞅先~
那啥,我拍了不少坟墓了。。。。。
黑阶都过了。。。
"黄菊生 2011/8/16 20:34:11
我爱慕抓拍照片、生动活泼可爱、向主席学习!"
回复vacuo:不是不错,而是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