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alark_Saunato 评论文字 又有人来吹TM空气感了
![Astralark_Saunato](http://p6-tc-sign.byteimg.com/tuchong-avatar/ll_30843_1~tplv-5iz1hipi7z-image.jpeg?rk3s=ab7029e6&x-expires=1738871036&x-signature=iQ0uStOMdNJuYnWezzTOLmHsA0o%3D)
回复archifan:啊,我去查,这东西听名字就非常牛的样子。。。
回复archifan:啊,我去查,这东西听名字就非常牛的样子。。。
回复Astralark_Saunato: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回复黑桃:黑桃兄,什么事CRT啊?
应该转烂片组
-_-!!!认识的
回复archifan:开小组+1
回复黑桃:所以啊,最好狗咬狗骨。自生自灭。
回复焦内柔软:人家许多钱买的小公主吹吹自己的空气感也罢了,你那破LX3还好意思冒头提空气感~脑残本来就是很多的,你不认为自己是不代表别人不认为你是
回复焦内柔软:我猜你就会来,你跟那个谁谁谁,可以去开一个空气感小组嘛,两个人可以相互切磋一番。
回复焦内柔软:。。。
空气感本来就是存在的。你看不到不代表别人就看不到。
回复chhua014:迷信要破除啊,这个重担交给你了。
回复amcadmus:哦?
回复黑桃:这位影友拍的很多片子其实不错的,不过这个小公主空气感的帖子……就权当娱乐吧,呵呵:)
CRT这个问题么,应该说CRT在影像输出方面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色彩校准以后挺接近于输出效果的;LCD用几年老化了以后确实有点烦人~~
回复chhua014:噗……
回复chhua014:之前传空气感 然后传ccd 现在又有人来传CRT了 过几天是否有人要传CF卡记录的片子比SD卡记录的细节多啊???
黑桃兄还没看到这个吧:[url]http://www.tuchong.com/thread/41655/[/url]
作为宾得小组管理员,我表示鸭梨很大。。。
嗯 见到了,娱乐一下?哈哈
回复oɐɥɐɯᴉ:妥妥的 我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 全程尾随各种大师
显然,Adobe还会推出更新一代的Photoshop的,显然,Adobe并不纠结,您就继续纠结吧。。。
回复Eminem_V5:不定大婶拍得比你好呢?
淡定 前些日子去了次安徽 在宏村 我勒个去 满大街红圈 好像除了我的18-135外都是红圈 各种爷爷奶奶阿姨大叔还有小萝莉都拿着 路过一位大婶 仔细一瞅 无敌兔+17-40 我那个羡慕啊 再一看 我勒个去 AUTO模式···········
回复myerhu:注意了,是审美的体制内完善。不是意识。审美就没有高低先后之分的。
话说,偷换了概念,玩个文字游戏,要说成绘影。那么是不是类似的艺术形式都要起一个名字呢,以图心安理得呢。
回复呆博:回复 jjjfish2000: 海峡对岸,还是令人羡慕的,很多方面。
回复myerhu:音乐我觉得还好,好歹有个王西麟,算是得老萧的精髓了。
回复myerhu:華人的地方都差不多,藝術教育不被社會重視,多著重在視高考項目。
西方從小普遍就強調創新,根基打的很深。我們只是學點皮毛,沒有把精神學會。
回复呆博:很多东西,苏联学欧洲,中国学苏联,都是二道贩子来的,电影,油画,音乐都是这样,总是好的没学到,缺点倒是学的很快。
回复JeanYang:提到媒介很好,可惜国内专业大学里对于媒介的研究和教育更是落后。。
回复archifan:就如同国内无比优越的XX性一样。。。自己体系的内部完善。。。。
回复JeanYang:我的理解是摄影更偏重于记录,绘画更偏重于创造(包括笔触,色彩,材质等) 但2种媒介确实可以互相模仿。
對藝術來說,繪畫和攝影都只是一個媒介而已,包括全數碼創造出的藝術都只是媒介。
回复myerhu:我觉得主要也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民国时候我觉得实际上中国去西方留学那帮人,看到和学到的已经是西方过去了的思潮,而对正在发生的东西基本不闻不问。而PRC建立后就更是没西方啥事了。直到80年代,西方这100多年的艺术思想突然全部几乎同一时刻进入中国,于是只能囫囵吞之咽之了。而大众艺术教育就更是谈不上了。
绝大部分人都不能区别摄影和照相的差距呀
回复myerhu:审美不在于横向比较的超越,而是自己体系内的完善。我到不觉得非洲那些工艺感极强的东西就落后了。
回复myerhu:是啊他们差别蛮大的。摄影的思维迁就光,美术的思维源于思想。国内审美,还是要等生活质量提高了才有希望啊
回复Astralark_Saunato:那是在80年前,西方大学里的思维。在60年前就改正了。
有时幻想,啥时候国内审美能超过50年代美国平均线,而大众审美能达到2战前的西方。。。
之前有看到个文章,讲的绘画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名画欣赏,应用在摄影上面的。。。
牛逼在于,老概念还在纠结,就忙着去创新思维了。
大爷大妈都玩单反,你也不能把自己的单反砸了;草原该去还得去,西藏能去也要去,谁叫你喜欢这口呢,跟别人有啥关系?关键是好好的享受自己的拍照,拍自己的片子,让别人玩去吧!
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而已。 把相机换成电脑更明显。。。
回复吉力:我觉得就看个人了,自己喜欢的,跟自己有关的,都好。或者是跟这个时代相关联的,能有所影响有所触动的,我觉得都好。
回复吉力:
只是看不惯那种装B的样子而已……
恩恩
我现在已经淡定了……
回复呆博:哦,那我就稍微理解一些了。
还有一个问题请教,什么才有记录的价值,还是其实什么都无所谓,记录就可以?
回复吉力:我觉得好的纪实就是让人看到拍的东西,而不是看到作者。我觉得无所谓懂不懂,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比表面更深的东西在里面。一个场景,一段可能存在过的画面,看到,就够了。
回复SumerBlue:其实也没什么吧,人家只是有对画质和抓拍的需求所以才用专业机也说不定,人家对摄影不一定有兴趣呢。
回复吉力:
倒不是说讨论得偏了
只是在风景区见多了很牛X的拿着机器开着Auto档拍到此一游片的专业人士之后
我觉得还是低调点好……
回复Astralark_Saunato:
到此一游的不只是摄影师
更多的是自以为在同一机位使用相同的相机相同的镜头相同的设置相同的XXXX之后
按下快门就能出作品的所谓的专业人士……
回复Astralark_Saunato:我的感觉就是,别人去不去关自己什么事呢,人每天吃饭,也听有人说俗啊。我们是不是讨论得有点偏了,呵呵。
回复吉力:第一句话我的想法是坝上已经像北京的798了,很多摄影师就是到次一游,没有什么感,这样的人多了当然就俗了,不过每年坝上都出好的作品获奖的作品,他们的成就也是不可否认的。
回复Astralark_Saunato:没见,只看到第一条留言就忍不住想说两句。